理個發50元,洗次車60元,出租車10元起步價……春節長假期間,記者發現,我區的餐飲、理發、洗車等服務行業,均不同程度“提價”。與此同時,一些農副產品也因節日期間的需求量大,價格相應水漲船高。每年春節,各種“打烊”帶來了許多不便,隨之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。
“春節休息,初五營業”,市民王帥本打算在新年換個發型,卻發現辦了會員卡長期光顧的美發店歇業,“無奈之下,只得去其他正常營業的美發店理發,光是洗剪吹就花了50元,這簡直是趁節打‘劫’!”橫街東路某理發店老板告訴記者說:“我開了三四年的店,每年春節大家都漲價,我們也只有跟著漲。”
同樣看漲的還有的士,2月2日,記者從小東門世紀聯華超市打的到引泉路的自力電影大世界,司機已經不打表,直接開價20元。司機李先生告訴記者,漲價從春節前最后三天開始,到初七結束,價格看路程距離。
此外,不少小飯館、小吃店也趁春節提價。同樣,一些燒烤攤、大排檔等,也在春節期間漲價了。“燒烤、大排檔提供的食品,無非就是蔬菜和肉類,我們購買原材料時就漲價了,加工之后肯定也要漲點,我們是受大環境的影響。”迎春小區門口一燒烤攤老板說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春節期間,在吃穿行等方面,老百姓的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“井噴”,一些服務行業在此期間休假、歇業更加劇了供需上的不平衡,這也是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。“過年了,大部分人都休息了,商家還要開門做生意,人家掙點辛苦費,也是應該的。”對于春節漲價,不少消費者表示理解。畢竟春節是消費旺季,各種商品都在漲價,漲點也是合情合理,但要適時而止,不能“趁節打劫”。